一堆的胃药你吃对了吗胃病的中成药推荐
原文请阅读— 很多人的家中都常备一堆的胃药,但当胃真的不舒服了,却又不知道该吃哪一个了。1----寒邪犯胃型胃病(实证)---- 遇寒或者吃了寒冷的东西,这胃部就开始不舒服了。表现为胃部疼痛,胃酸、胃胀等。很多人喝杯热水或者用暖水袋去捂一捂,症状可能就会缓解。对于这种类型的胃痛,需要去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症状:胃部冷痛,遇寒会加重,遇热可能会减轻。 保健方法:如果你的胃痛很轻微,可以喝一点生姜红糖水。但如果你喝了生姜红糖水依然缓解不了,那就得吃点药,推荐给各位的经典中成药叫作良附丸。 经典中成药:良附丸、丁桂温胃散。 良附丸是一首经典的小方,它出自《良方集腋》。良附丸当中只有两味药,分别是高良姜和醋香附。这是治疗寒邪犯胃、寒凝气滞的经典方子。高良姜大辛大热祛寒湿、暖脾胃;香附能行能散,可以入肝经和三焦经,能够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良附丸中的香附能行能散,具有走窜之性,孕妇应当禁用。 丁桂温胃散也是一款经典老药了,同样可以起到温胃散寒的作用,对于寒邪犯胃型的胃痛同样是有效的。 这种寒邪犯胃型胃病,脾胃本身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只不过是受了寒邪,或者是吃了什么寒凉的东西而突然出现的胃部不适,这种情况在中医当中我们把它叫作实证。 2----脾胃虚寒胃病(虚证)----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从来都不敢吃什么凉东西,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像西瓜、雪糕等解暑的东西也是不敢吃的,否则就会觉得胃部不舒服。胃部隐隐的疼痛,有时还会吐清水。需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先介绍下症状较轻的情形—— 参苓白术丸:健脾利湿的同时,还具有一些补益作用。用于那些表现为常年腹泻、大便不成形的脾胃虚寒证。 黄芪建中丸:非常经典的中成药。但这款药更适合那些虚寒型的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特点是以补为主,以温为辅。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 症状:体倦乏力,手脚发凉,大便容易不成形。 病机:脾胃气虚,脾阳不足。 经典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一次1丸,一天2次。 药性温热,可能会上火。对此: 第一,可以减少用量。比如可以一次吃半丸,或者一天吃1丸。 第二,可以选择适量生栀子来泡水。 生栀子也是一味非常好的草药,性偏寒,它可以清泄三焦。 生栀子泡水送服附子理中丸减轻上焦之火。 附子理中丸以温为主,以补为辅。 附子理中丸是治疗脾胃虚寒的经典方子。理中丸,来自于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四味药组成,分别是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其中党参性味甘温,是补气健脾的;白术性味也是甘温,是健脾燥湿的;干姜辛辣辛温,可以说是治疗胃寒的专药了。这三味药放在一起,一补一燥一温,最后再加上甘草来调和诸药,共同达到了温中健脾的作用。 附子理中丸就是在理中汤的基础之上又加了附子这味药。附子是大辛大热之品。“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腹,果有真寒,无不可治”。加入附子后这附子理中丸的温胃之性才是真的更强了,它针对的就是那种脾胃虚寒、手足不温等症状。 举个简单的例子,这就好比是一个灶台,下面的火力不足或者是没火了,这锅里的米饭就没有办法煮熟了,而附子理中丸的作用就仿佛是在灶台的下面加了一把火。 3 ----胃热型胃病----这类人群胃部常发热疼痛,甚至有一种灼烧感,喜欢喝点凉的,喝点凉的胃部就感觉舒服点,遇到热的就会疼得厉害一些。有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结、泛酸烧心等一系列上火的症状。 胃热型的胃病,大多都是由于肝火犯胃所导致的。肝在五行当中属木,脾胃在五行当中属土,这肝木克了脾土。应该去泻火疏肝、和胃止痛,这里推荐的一款经典中成药叫左金丸。 左金丸同样是一首经典小方,它来自于名医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左金丸只有两味药组成,黄连和吴茱萸。所以这两味药配伍在一起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最终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对于那种胃脘部灼热疼痛、呕吐泛酸、口苦这一类的脾胃疾病都可以使用。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比如有的病人两肋胀痛,同时急躁易怒,胃痛伴随不停地打嗝,选择另外一款中成药叫作加味左金丸。这加味左金丸就是在左金丸的基础之上又加入了更多疏肝理气的成分。 4 ----生气型的胃病----有些人一生气胃部就又胀又痛,尤其是吃饭后更觉得胃部发胀,还会经常出现打嗝的情况。更有甚者,连及两肋都会疼痛。 总之,就是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就会胃部不舒服,胃痛、胃酸、胃胀都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从中医的机理角度来说,其实也属于是肝气犯胃。因为肝主情志,当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木就克了脾胃的土。对于生气型胃病我们就需要去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经典中成药:胃苏颗粒、柴胡疏肝丸或者是气滞胃痛颗粒 胃苏颗粒由八味药物组成,其中的两味主药,紫苏梗和香附。紫苏梗可以理气宽中、和胃止痛;关于香附,我们在上讲中讲解良附丸的时候就详细说过,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胃的作用。,胃苏颗粒对于生气型的胃痛来说是一款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成药。 4 ----积食型的胃病----很多人暴饮暴食之后,吃了太多消化不了的,堵在胃肠道当中,最终导致胃部胀满疼痛,或者出现呕吐泛酸,或者腹泻等情况。 至于腹泻往往都是泻前腹痛,同时肚子还会有响声,拉出来的大便也像臭鸡蛋一样,泻后肚子也同样会舒服很多。那我们就必须要消食、导滞、和胃。 经典中成药:加味保和丸。 保和丸:由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等药物组成。 山楂,能够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其擅长消因肉食或者是油腻的食物所产生的积滞。神曲消食和胃,尤其擅长消那种酒食等饮食的积滞; 莱菔子就是萝卜籽,它能够下气除胀,尤其擅长消那些面食或者是痰气积滞; 陈皮、半夏、茯苓这三味药放在一起其实是中药方剂当中二陈汤的主要成分,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另外,积食容易生湿生热,所以比较妙的是用上一味连翘,起到清热散结的作用。 搭配在一起,共同起到了消食导滞、和胃止痛的作用,可以使积食消化、胃气平和,所以命名为“保和”。 保和丸这款药具有一定的攻伐力量,也就是它往下行的力量稍强,所以只针对饮食不节引起的积食证。而对于那些诸如食少腹胀、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的脾虚人群,就不太适合服用这款药了。 如果是消化不良、胃胀腹胀等并不严重,吃点开胃消食的大山楂丸也可以。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比如有的人已经发展到脘腹胀痛,不思饮食,还有人大便秘结,或者是出现下痢泄泻,舌红苔黄腻等症状,这就是因为饮食内停,进一步生湿生热所导致的。 这时不仅要去消积导滞,还要清利湿热,所以加味保和丸的药力就会显得不足了,推荐大家可以选择另外一款中成药叫作枳实导滞丸。 本号会陆续推送关于养生保健和家庭中医方面的文章,记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5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本周中药材价格行情周报年第16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