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某某,女,55岁。(.08.22就诊)

主诉:失眠6年。

现病史:患者6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入睡困难,每晚需凌晨才能逐渐入睡,夜间醒2-3次,醒后长时间难以入睡,间断服用舒乐安定、酸枣仁口服药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近段时间感失眠情况加重,容易烦躁,口干,渴欲饮水,饮不解渴,无明显恶心、呕吐,无明显寒热表现。饮食可,二便调。经亲属介绍来诊,刻诊见:形体略胖,余症同前述。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服用替米沙坦治疗。血压控制在/mmHg左右。否认饮酒、吸烟史。已绝经5年。

四诊:舌尖略红,苔薄。脉濡。

辨证思路:患者失眠,伴烦躁,口干饮水多,饮不解渴,无其他明显不适,考虑水饮上犯扰心所致。(1)脏腑辨证:脾虚失运水饮化热上扰心神(2)六经辨证:太阴水饮证。

治则:温化水饮导热下行

方药:苓桂剂加减

首诊:.08.22

二诊:.08.30

服药7剂后,入睡好转,夜间醒后能较短时间再次入睡。口干多饮好转。血压控制在/90mmHg。因临时停诊,患者自行按原方再次抓药7剂服用。

三诊:.09.05

患者入睡较快,夜间醒1次,醒后能正常入睡,无其他明显不适。目前自行停用降压药物,血压/90mmHg左右。因外地来诊,交通不便,取药14剂返回。

随访:患者失眠未再出现,停服降压药物后,血压维持在-/70-80mmHg,无其他不适。长期随访,观察。

诊后思考:

(1)失眠在脏腑辨证中多涉及心肾、肝脾,多从心肾不交、虚火实火夹杂之黄连阿胶汤,肝血亏虚、虚火内生之酸枣仁汤,脾虚湿蕴,痰火扰神之黄连温胆汤,心脾两虚,阴血不充之归脾汤等方剂论治最为多见。六经辨证中,凡六经夹杂水湿、痰饮、瘀血等均可导致失眠,其中以少阳、阳明、太阴、厥阴证最为常见,小柴胡、四逆散、竹叶石膏汤、苓桂剂、四逆汤、泻心汤类方均为有效方剂。

(2)该患者应用苓桂剂以后失眠好转,停用降压药物后,血压也较平稳。提示单纯血压升高的患者,可从温化水饮的角度入手治疗,临证当中,高血压的患者多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似乎无证可变。但是从舌脉角度入手,多有提示。苓桂剂、吴茱萸汤、大柴胡汤甚至四逆汤类方等方剂,针对无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辨证准确,也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山东济南

年09月22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5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