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伍之间的相互作用
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叫做配伍。 药物配合应用,相互之间必须产生一定的作用,有的可以增进原有的疗效,有的可以相互抵消或削弱原有的功效,有的可以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也有的合用可以产生毒副作用。药物配伍关系有七种,叫“七情”,现分述如下: 1、单行 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对那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如古方独参汤,即单用一味人参,治疗大失血所引起的元气虚脱;清金散,即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肺热出血的病证;再如马齿苋治疗痢疾;夏枯草膏消瘿瘤;益母草膏调经止痛;鹤草根芽驱除绦虫;柴胡针剂发汗解热;丹参片剂治疗胸痹绞痛等。 、相须 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如麻黄配枝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知母配贝母,可以增强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又附子、干姜配合应用,以增强温阳守中、回阳救逆的功效;陈皮配半夏以加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平肝息风、止痉定搐的作用。像这种同类相须配伍应用的例证,历代文献有不少记载,它构成了复方用药的配伍核心,是中药配伍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3、相使 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如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黄芪为健脾益气、利尿消肿的主药,茯苓淡渗利湿,可增强黄芪益气利尿的作用;又大黄配芒硝治热结便秘,大黄为清热泻火、泻热通肠的主药,芒硝长于润燥通便,可以增强大黄峻下热结、排除燥屎的作用;枸杞子配菊花治目暗昏花,枸杞子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主药,菊花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可以增强枸杞补虚明目的作用。这是功效相近药物相使配伍的例证。又石膏配牛膝治胃火牙痛,石膏为清胃降火、消肿止痛的主药,牛膝引火下行,可增强石膏清火止痛的作用;白芍配甘草治血虚失养,筋挛作痛,白芍为滋阴养血、柔筋止痛的主药,甘草缓急止痛,可增强白芍荣筋止痛的作用;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黄连为清热燥湿、解毒止痢的主药,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可增强黄连清热燥湿、行气化滞的功效。这是功效不同药物相使配伍的例证,可见相使配伍药不必同类。一主一辅,相辅相成。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即是相使的配伍。 4、相畏 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如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生半夏可“戟人咽喉”,令人咽痛音哑,用生姜炮制后成姜半夏,其毒副作用大为缓和了。甘遂畏大枣,大枣可抑制甘遂峻下逐水,减缓其伤正气的毒副作用。熟地畏砂仁,砂仁可以减轻熟地滋腻碍胃、影响消化的副作用。常山畏陈皮,陈皮可以缓和常山截疟而引起恶心呕吐的胃肠反应。 5、相杀 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羊血杀钩吻毒,金钱草杀雷公藤毒,麝香杀杏仁毒,绿豆杀巴豆毒,生白蜜杀乌头毒,防风杀砒霜毒等。可见相畏和相杀没有质的区别,是从自身的毒副作用受到对方的抑制和自身能消除对方毒副作用的不同角度提出来的配伍方法,也就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提法。 6、相恶 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温胃止呕的作用。近代研究表明吴茱萸有降压作用,但与甘草同用时,这种作用即消失,也可以说吴茱萸恶甘草。 7、相反 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等,详见用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版权声明: 1、本文来源于网络,转编/姜伟。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白癜风有遗传吗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1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世界级的美人都在吃素
- 下一篇文章: 烫伤失眠腹痛背痛关节痛,这些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