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疗法茱萸菊花都是跟重阳节有关的
著名田园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记述了唐代重阳节民俗活动,表达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那么,“茱萸”到底是什么? 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春天开白花,秋天结紫黑色果实,气温强烈,可入药,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还可治霍乱,根可杀虫,佩茱萸可以防蚊虫叮咬。重阳节前秋雨连绵,时常整日不见阳光,阴霾的天气容易让人精神萎靡,衣物也易霉变。茱萸结果正当重阳,又有消毒、防虫的功效,于是佩茱萸就成重阳习俗的一部分。 九月九为重阳,酒又为阳水,重阳的酒更是最好的阳水,能壮筋骨、补髓延年、益寿耐老。菊花酒因而被视作重阳必饮,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长命酒”。用菊花酿酒,自汉魏起就有成法。以炼丹著称的晋人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密封置室中,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是为民间最寻常普遍的做法。 真正的茱萸是“吴茱萸”古人在典集记录中常将“食茱萸”、“吴茱萸”不分,于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食茱萸和吴茱萸指的是一个东西——茱萸。但细细分辨,二者在植株形态和药性上还是有差别的,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吴茱萸才是我国传统民俗中的茱萸。 吴茱萸红色的果实,图片来源网络 吴茱萸,拉丁学名为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是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小乔木或灌木,可长高到3~5米,嫩枝暗紫红色,4~6月开花,8~11月结果,果实为暗紫红色。它分布地域较广,适应性强,在秦岭以南各地均有分布,变种较多,形态变异较大。 中国植物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吴茱萸是古老的传统中药植物。其果早于西汉时已作药用,长沙市马王堆轪侯古墓出土之《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用吴萸治疯病一起,治疽病二起(三者均与椒合用)。按原文所治之病症,所用之药显系与今所称之吴茱萸为同物。” 那古人重阳节为什么要插茱萸呢?原来这是受到了阴阳学说的影响,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是“至阳之数”阳气太盛,阴阳失调,是凶日,需要辟邪,因此需佩戴气味浓烈的吴茱萸,从而实现平安、长寿的美好愿望。 优创和合中国本土园艺疗法意见领袖。传播科学知识,转发请联系园艺养心后台,感谢配合!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1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电影芳华没有芳华,只有浮萍一样的人
- 下一篇文章: 中医专长丨斤两钱撮分困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