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川乌头是种下去的母根,依附在母根旁边长出来的就叫做附子,附片,黑附片。开附片,白附片、黄附片、黑附片、盐附片。

回阳救逆。--亡阳证。亡阳证它的临床表现最典型的就两个症状,一个四肢逆冷,一个脉细欲绝。“

“回阳救逆的第一品药”,因为它回阳救逆的作用最好,其他药物不可取代,虽然它有毒性,在临床上它能够明显地挽回将要亡失的阳气,这个时候也就是挽回了生命,它也是一个急救亡阳证的一个重要的药物。

附子虽然是第一品的药。

第一,单用,它的强度还显得不够,因为病证太重了,阳气虚衰到了极点;

第二,第二,它发挥挽回阳气有一个过程,它还比较缓慢,相对于象干姜这一类的药;

第三,第三,它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前人治疗亡阳证,不是单纯地用附子一味药,常常配伍干姜和甘草,这个就是张仲景的四逆汤。

四逆汤的配伍巧妙:

附子和干姜、甘草配伍,减毒增效,又是一个相须相使的配伍关系,增强回阳救逆的效果,干姜也有回阳的作用,甘草也是能够增强附子在回阳救逆方面的作用;另外,附子回阳,但相对于干姜来说,作用发挥要迟缓一点(附子是性偏守的,干姜是走的),干姜很快的就会发挥回阳的作用,在初步有效的基础上,附子也开始有效了,所以可以使药力比较迅速,而(且)比较持续,迅速而持续,所以就达到这样的一些好处,它(有)多方面的优点,所以就配伍在一起。附子和干姜的配伍,尤其是增效和减毒这一点大家必须记住,临床上的亡阳证,有的不完全是单纯地阳气虚脱,而且元气也虚脱,所以临床上往往称为亡阳气脱。--参附汤,参附注射剂,适合于急救。

补火助阳。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就是补身体的元阳。所以对于全身的阳虚证,附子都可以用,用于阳虚证,就是阳虚诸证。阳虚证当中首先是肾阳虚。脾阳虚。附子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凡是有阳虚,附子几乎都可以使用,是一个虚寒证,(用)补火助阳。

  第三个,散寒止痛,凡是笼统的说的散寒止痛,就意味着这个药既能温中,又能温经,有比较广泛地温里散寒,或者温里止痛的作用。冷痛、头痛,附子于风湿寒痹,祛风湿它不如乌头,附子只要有寒,不论虚实,都可以使用。。

  附子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教科书上15克应该是比较大的量,应该以这个量为主,,汤剂当中它的溶剂是有限的,有限的溶剂当中用的再多,效。附子是要久煎,所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地多用一点,高,关键就是久煎,加热煎煮。。

  另外,所谓燥热伤阴,助热,阴虚阳亢、孕妇不能用,乌头类的药都不能和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这些药(同用),。

干姜。干姜相对于很多温里药,它的止痛作用不是很突出,所以也回避了止痛,不说温中止痛,就叫温中。它主要作用的部位就在脾胃,凡是脾胃有寒的,不管寒实证或者虚寒证,也不管表现为疼痛、表现为胀满、表现为食欲降低、表现为消化不良、表现为腹泻、表现为恶心呕吐,都可以用。温中散寒,一般不说它止痛,。温里就比较广泛,温中就比较局限。

回阳,或者回阳通脉,都可以。两个字就是回阳,四个字就是回阳通脉。。干姜主要是归心,能够振奋心的阳气,它主要是改善脉细欲绝的这个症状,所以叫做回阳通脉。一个是作用于心,一个是心。温肺化饮,用于肺寒引起的痰饮咳喘(苓甘五味姜辛汤)。

干姜生姜比较:干姜的温中的作用强于生姜,但是生姜长于止呕。温肺化饮,干姜强于生姜。生姜能够发散风寒,常常用于风寒表证,而干姜能够回阳通脉,常常用于亡阳证,作为一个辅助药。 

肉桂。板桂,企边桂,官桂、桂通、桂尔通、筒桂,企边桂最好的又是越南的清化。

肉桂的第一个功效也是补火助阳,也是用于阳虚诸证,不管什么阳虚证都可以和相应的药物配伍,而且常常和附子相须为用。

附子和肉桂在补火助阳方面区别:心肾阳气衰败的时候要回阳救逆,附子有明显地作用,而肉桂没有明显地作用。肉桂长于引火归原,而附子没有提,

引火归原就是对于肾阳虚而引起了虚阳上泛出现的一种真寒假热的这种病证的一种补阳作用。引火归原的是清代初年的郭佩兰的《本草汇》最早提出来,肉桂可以引火归原;张景岳的《本草正》提出了附子“大能引火归原”。

  第二个,散寒止痛,包括了温中,温中里面就有脾阳虚,一般的寒实证,肉桂也是能用的。附子能够表现出祛风湿,所以风湿痹证比较常用,长于入血分,能够温通血脉,肉桂可以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的生长。凡是在补气血的方当中,适当地加一点,有利于补虚药“阳生阴长”,或者有利于补血,它长于入血分,这个都是附子不如肉桂的,但是最终是它入血分。肉桂和附子要比较的话,相同的都能补火助阳,相须为用,附子能够回阳救逆,肉桂比较次要。二,都能够散寒止痛,用于各种受寒的疼痛证,广泛地使用,但是附子能够祛风湿止痛,肉桂长于入血分,寒凝血瘀或者一些补气血的药当中加上一点,附子需要久煎,肉桂不能久煎,甚至不入汤剂。

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温里药,也是散寒止痛,所以它包括了温中,也包括了温经。它用于经脉受寒的头痛、腹痛,所以有些痛经的方这些都用,用它来温肝经经脉(温经汤、吴茱萸汤),比如张仲景的等等。它可以温经,也可以温中。胃寒或者脾胃有寒的病证,都可以广泛地使用,比如说黄连配伍,胃热呕吐或者肝郁化火而引起的呕吐,左金丸,于中焦有热的呕吐,也可以用于中焦有热的疼痛

四神丸是脾肾阳虚,脾肾阳虚的病理基础导致了腹泻,(第)一个是阳虚;(第)二个有寒,阳虚生内寒;第三个,湿浊内盛。那么要治疗这样的阳虚的腹泻,(第)一个要补阳,(第)二个要散寒止痛,第三个要燥湿。散寒燥湿的。

  吴茱萸有一定的毒性,毒性就用多了不但头晕,而且出现视觉障碍,看不清楚东西,停药以后很短的时间就消除了,所以提醒吴茱萸的用量不要太大,大了不但它动火,而且李时珍说的“伤目”。

  附子可以和肉桂比较,干姜可以和生姜比较,肉桂可以和桂枝比较。肉桂和桂枝比较,其实温阳都是一样的,一个强,一个弱,桂枝弱一些,肉桂强一些;都能温经散寒,也是肉桂强一点,桂枝弱一点。不同的一点,就是桂枝是个解表药,肉桂没有。

赞赏

长按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让您告白
白癜风难治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