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是养脾最好的时候。养好脾胃,不得不提到这个果子。

它的鲜果,维C含量高于猕猴桃,但多食「令人热渴膨胀,损脾元,助湿热。」所以浅尝即可。

我们更多的是吃干品,没错,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这就是大枣。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作为干品,才是中医所说,养人的药食同源的大枣。

大枣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古代将大枣传为仙果,《名医别录》说大枣能「久服不饥神仙」。《神农本草经》也将红枣列为上品,常年食用都好。

《吴氏本草》中,说「枣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气」。《本草备要》中,说枣「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基本概括了大枣的一切,一切都是为了让身体变得更美好。

划重点:大枣不是养脾的吗?为什么适得其反了?

很多人脾虚,想要吃枣健脾补气。你会发现,大枣有粘腻的感觉。味道又很甜,因此吃了这么多年的枣,也没见气色有多好,不是便秘,就是因为枣皮坚硬,枣子滋腻,变得胃胀难受,甚至还原原本本地拉了出来……

一胀满,脾运一呆滞,还有可能影响气血的化生,这时,吃枣反而是弊大于利了。

所以想要把枣的好,吃下去,就要先去掉滋腻,避免产生湿气,怎么做呢?

大枣CP,让一颗大枣发挥它最大的能量

绝妙好CP:生姜+大枣

一物降一物,大枣的滋腻,自有疏解她的人。而且还会相得益彰,共奏1+12之功。那就是生姜啦。

古人聪慧,《伤寒论》中,生姜与大枣同用的方剂就有33首,占了全书首方的近30%,比如,桂枝汤及其类方,小柴胡汤,吴茱萸汤等。

姜枣CP,强强联手。生姜发散之力很强,可以散寒解表,大枣甘温补中,有「守」的作用,让生姜不会「过散」。同时,大枣可以缓和一下姜的辛辣,让胃不要那么难受,既达到了散寒的目的,又保护了胃不受伤害。

生姜,又恰好可以把大枣的滋腻化开,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方法也很简单:

小块生姜切丝,2枚红枣掰开(一定要掰开)去核,加水煮开5分钟即可。

这对CP可以帮你:

缓解手脚冰凉

改善痛经:加一点红糖,效果更好。

缓解突然感冒:外面突遇风寒,回到家中,煮上一碗生姜大枣茶,驱寒暖胃,赶走风寒。

改善胃寒胃疼。

懒得自己做,我们也可以备上一罐这种现成的姜枣膏,无添加,没有防腐剂,配料只有红糖,老姜,红枣,枸杞,桂圆肉和蜂蜜制作而成。

古方红糖,补益气血,养脾胃,老姜驱寒补阳的效果更佳,虽然味道辛辣,但是有了红枣,枸杞,桂圆,红糖等食材的中和,压制了这股辛辣口感,吃上去辣中带着醇香和甘甜。

桂圆肉补益气血,养心脾,枸杞补虚,温补阳气,蜂蜜滋阴清热,而且用的是传统熬制膏方的制作方法,期间不添加任何的防腐剂,添加剂,制作膏方的都是有着多年经验的老师傅们。

食材天然健康,用的是有机天然姜制作而成的,西北大枣肉厚饱满,膏方浓稠,里面还能看到红枣果肉颗粒,吃的时候直接挖两勺,用开水冲调即可饮用,甜滋滋的,早上来一杯,把脾胃的“小太阳”升起来。

姜枣膏g姜汁红糖姜枣茶怀姜糖膏姜母茶姜汤冲饮淘宝¥59购买

不腻不齁,满口甘甜。胃部寒凉,总是不舒服的,可以备上一罐,每天早起喝一杯姜枣膏泡水,一整天下来胃里都是暖暖的,非常舒服。

其实,大枣和很多食材都是绝妙组合!

大枣+藕粉:我特别喜欢在藕粉里放一两颗枣,不用其他的糖,光是枣子的香甜就已经足够,再撒上一点桂花,吸溜吸溜熨帖暖胃,大早上起来喝一碗特别舒服。

大枣+山药,大枣补中,山药有收敛的作用,两个放在一起煮粥,可以健脾止泻,拉肚子的时候,喝一碗山药大枣粥,舒缓脾胃,补充津液,刚刚好。

大枣+玫瑰。一直喝玫瑰茶的话,对气血虚的人来说,会有点耗气,时间长了,甚至会感觉头晕。加入一点大枣,一个疏肝行气,一个和中补气,把两者的优势都发挥出来。

打造一颗大枣,发挥一颗大枣最大的潜能

炒一炒,去掉湿气

痰湿重,怕滋腻,但是痰湿重的人,脾胃才不好,更需要大枣来健脾补气。怎么办?把枣子炒一炒。

方法:铁锅不放油,小火反复焙香,然后做汤泡服。大枣在炒制过程中,变得干燥,就没有那么湿了。

如果炒的黑一点,甚至碳化成粉末,用来泡水,焦香入脾,还可以缓解积食。

如果痰湿很重,还可以放点陈皮,陈皮焦枣茶,健脾祛湿效果更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1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