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记者卜盎通讯员唐勇敢陈星衡阳县报道

衡山以南,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年7月13日,衡阳县农村信用联社改制更名为“衡州农商银行”,辖内63个营业网点,营业部1个,支行30个,分理处32个,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点担负着全县余万父老乡亲金融服务重任。

在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中,金融扶贫是其中一项颇为特殊的使命。截至年5月31日,衡州农商行已对全县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评级,评级面达%,授信总户数户,授信总金额达.27万元,授信面占比达93.93%,扶贫小额贷款余额1.42亿元,今年来,已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万元,占全年任务万元的.52%。

“米业大王”手把手帮扶

“我们是种田出来的,董事长是农民出身,所以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件事上,我们义不容辞。”湖南省内知名的农业企业——湖南角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邱光彩告诉记者,作为一家米业专营公司,他们与种粮农民有着不可分割的感情与责任。今年3月,当衡州农商行找到他们,希望以金融扶贫贷款的方式与公司合作时,角山米业没有任何迟疑地承担了这份责任。

“如果算贷款成本的话,角山米业还是吃了亏的。”衡州农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罗志杰告诉记者,角山米业目前与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了合作,贫困户将总计多万元的贷款交由角山米业运营,用于15万吨绿色生态稻谷仓储项目工程建设,角山米业按照年度10%的比例给贫困户进行收益分成,这一比率远高于角山米业此前获得的银行直接信贷的利率成本。

除开基于金融扶贫贷款层面的帮扶,角山米业对有劳动能力、有产业脱贫意愿的贫困户,采取“统一供种、供药、供肥、供技术、供机械耕地、机械收割和保底回收”等订单服务,使贫困户还可亩平增收元以上,对于有劳动能力、但无技能的贫困户,还可到企业务工赚钱。

值得一提的是,在“角山米业”扶贫贷款发放工作中,衡州农商行设立的遍布12个乡镇的33家金融扶贫服务站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贫困农户在信用评级协助、贷款衔接沟通、节省贫困农户时间成本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有效地加快了贷款发放进度。

扶贫队长把家搬进了扶贫村

今年59岁的贺泳仁曾是衡州农商行群工部管理人员,即将退休前,他接到一个特别任务。

“那天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去金溪镇桂海村做驻点的扶贫队长。说实话,一开始我不想来,桂海村交通不便,距县城有50里,其中有30多里还是山路。”在桂海村的村委会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这位特殊的扶贫队长,他向记者回忆起这段特殊的职业历程。

虽然有些不情愿,年8月,贺泳仁最终还是来到了桂海村。第一天贺泳仁就去各个农户家里串门。在他的带领下,3名驻村队员每天进村入户深入一线,与村两委班子一道起早贪黑,踏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与贫困户和群众面对面座谈,不到一个月就叫得出全村老少的名字,自制9张摸底表,包括项目统计表、贫困户危房摸底表、雨露计划职业教育扶持贫困学生摸底等,基本掌握了村里每家每户情况和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最终确定65户贫困户、人作为精准扶贫重点对象。

“看着贫困户的子女没书读,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我心里急啊,没有一个主力产业的话,扶贫永远都会只是口号。”贺泳仁充分开发起了自己的人脉资源,想起了当年的“老同事”,得益于其忘年之交的关系,贺泳仁将衡阳县晋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入到桂海村考察,最终在村里流转.58亩地种植药材。年12月3日,双方签署13年的合作协议,合同签好后,贺泳仁便领着扶贫工作队员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了。

据介绍,流转的土地已种玉竹60多亩,吴茱萸28亩,黄杞子19亩,紫淮78亩等。如今,村民在基地上干活每天可赚百余元,年,全年用工人次,使贫困户得到工资共60.8万元,学到种植技术后屋前屋后都可以种紫淮。按照计划,该公司还要新建加工厂,试种药材成功后,村里把荒废的闲田都分给贫困户种,由公司统一提供种子,提供技术服务,统一收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1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