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望城经开区驻龙山县农车镇对口帮扶工作队扶贫侧记

田振

浩浩湘江水,深深湘西情。一头是雷锋的家乡,一头是落后贫穷的湘西龙山,因为精准扶贫的政策而紧紧相连。

年2月28日,长沙市望城经开区干部王成刚带着扶贫的使命来到了龙山县农车镇,在这里开始了近4年的扶贫工作。

“滴水光辉,照亮社会迷茫;青春道德,催绽心灵芜荒。”

热血奉献,俱是雪中之炭;螺丝精神,非是锦上之芳。

扎根土地,总得事事优秀;慷慨从容,敢为百姓脊梁。

“克己以正身,宽心以助人,平凡之不平凡,雷锋精神也。”

这是《雷锋精神赋》里的四句话,是王成刚的座右铭,是他在扶贫工作的生动写照,也是他克服一切困难的内在动力。

农车镇正河村村民彭继和的油茶园,绿绿油油,油菜在冬日的阳光下茁壮生长。彭继和很高兴,去年的油茶,每亩地纯收入多元,榨出的茶油当天就卖完了。市场好,投入低,油茶成林之后,管理简单,投入的劳动力少,且收益高。这是68岁的彭继和钟情油茶的原因。“村里发动种油茶,我毫不犹豫地新种了4亩。”

“油茶在正河村‘火’了。荒山都成了油茶园,以后都是金山银山。这全靠望城经开区的帮扶。”正河村前村支书彭飞介绍,当地村民对油茶“情有独钟”,结合扶贫政策,全村种了多亩油茶。

目前,望城经开区共投入余万元,支持全镇发展油茶亩。其中,正河村油茶基地被列为全县性示范基地。该基地采取“农户以土地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组织实施”的模式,产业收益后,农户与村集体利润分成,农户占80%,村集体占20%,带动户人受益。这一模式解决了因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缺劳力及产业建设后续管护不到位等弊端,让油茶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劳务有收入,收益有分成。”彭继和还在油茶园务工,每天劳务收入元,一年上万元。去年,彭飞发动家人也种起了油茶,一口气种了十多亩地。“这几年扶贫,路修好了,油茶也种起来了,所有的基础都打牢了,几年后,油茶长大了,你说乡村振不振兴?”望着满山的油茶,彭飞满脸笑容。

“扶贫一定要发展产业,有产业才会留住人,有产业才有希望。”油茶产业在农车镇的蓬勃发展是王成刚“一脚一手”做起来的,从外地调研立项,到争取资金实施,再到请专家培训指导等等无不凝结着他的心血。

除了油茶如火如荼发展,年,扶贫队支持全镇发展茶叶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短期务工;同时,扶贫队帮助富坪村发展中药材基地;该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种植吴茱萸、迷迭香亩,农户已获得分红余万元。“做了就要做好,才无愧于心。”王成刚一直践行着心中的“雷锋精神”。

让王成刚最揪心的是贫困山区的留守学生。在农车镇,年轻人多在沿海打工,剩下老人和孩子独守家乡。“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个大问题。我一直想为他们做点事情。”

“王队长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农车九年制学校校长徐克荣介绍道:建校几十年来,老师住宿是个大问题,老师们或在外面租房住,或住学生寝室。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来了更多的年轻女老师,艰苦的住宿环境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王成刚知道学校的困难后,积极向望城经开区争取资金,修了一栋教师宿舍楼。

“教师宿舍楼修好了,更多年轻的老师愿意留在这里。”徐克荣握紧了王成刚的手说。

走在生机勃勃的校园,王成刚告诉笔者,他目前正在申请绿化校园的资金,“接下来要把校园的路修平,种点花草。美丽的校园会让孩子们多些欢笑。”

年年初,长沙驻龙山扶贫队的30余队员大多回到了长沙,由新的队员来接替扶贫工作。而王成刚却主动申请留了下来。提起此事,王成刚说:“那时农车镇还没脱贫,我工作还没做完,很多想做的事还没做。”

谈到王成刚,长沙市对口龙山扶贫队队长张红民风趣地说:“第一年叫王成刚,第二年叫完成天,第三年叫完成精,第四年叫完成功。”

雷锋家乡显大爱,对口帮扶注真情。年年底,农车镇脱了贫。如今,王成刚讲着一口龙山话,早把农车镇当做了第二个家乡,让“雷锋精神”跟着他在这里扎根。如今,他给扶贫队的工作交上了一份没有遗憾的答卷。

(湘西网-团结报)

(田振)

(杨思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1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