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锐医案:杨某,男,42岁。偶尔食不适即呕吐,吐出未经消化之食物,夹杂不少黏沫,吐出量并不多,如此延续了将近10年。近1年来病情加重,发展为每日饭后隔1-2小时,即频频呕吐不休,天气寒冷时尤其严重。曾用止呕和胃健胃等药品,未曾获效。现手足厥逆,消化迟滞,脉沉而迟。治以吴茱萸汤:吴茱萸12g,人参6g,生姜30g,大枣5枚。服3剂后呕吐减十分之五六。继服7剂呕吐又复发到原来的程度,经询问情况才知道因当时未能找到生姜而以腌姜代替,不仅无效反而又使病情反复。后配以生姜再进4剂,呕吐减十分之七八,饮食增加,手足厥逆好转。宗此方化裁,共服20余剂,呕吐停止,观察1年来,未见复发。

Q1

临床应用

现代临床常用本方治疗青光眼头痛、原发性高血压、神经性呕吐、幽门痉挛、急性肠胃炎、慢性胃溃疡、疝气痛等病证中,出现中焦虚寒者。本方治疗病人时时唾泡沫涎液,若频频咽下,则胃院寒冷如冰者,有一定疗效;又治神经性头痛,以巅顶疼痛为主,且易在夜间发作者;过食冷饮冻食而导致胃中泛吐涎沫,头痛夜甚者,皆有佳效。但吴茱萸苦辛而气味不良,不宜用量太大。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吴茱萸汤具有镇吐、镇痛、强心、扩血管及升体温的作用。

辨治要点

病机: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主症:不能食,食谷欲呕,呕吐清涎冷沫,或呕吐物无酸腐气味,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治法: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方药: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方歌:升许茱萸三两参,生姜六两救寒侵,枣投十二中宫主,吐利头痛烦躁寻。

方义

吴茱萸辛苦而热,气味俱厚,主入肝,兼入胃脾,具有温肝暖胃,降逆止呕的功效,为方中主药。重用生姜之辛温,可以温胃化饮,降逆止呕。配以人参之甘温、大枣之甘平,补虚以和中。凡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诸证,皆宜用之。

鉴别

在中医辨证上,有随吃随吐谓之热;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谓之寒的说法。今见食谷欲呕,若为上焦有热,胃气上逆所致者,应当兼见舌红,苔黄,口臭等热象,此时若用吴茱萸汤之辛温,则是以热助热,必拒而不纳,反使病情加剧。呕吐一症,寒热之别迥异,临证应当细致辨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1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