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延后的辨证分型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白癜风医院哪家最权威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错后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期错后”、“经迟”。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稀发。月经后期如伴经量过少,常可发展为闭经。接下来看看经期延后如何辨证治疗: 一、肾虚型 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带下清稀,面色晦黯,或面部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方药:大补元煎(人参10克,山药、杜仲各12克,熟地、当归、枸杞子各15克,炙甘草、山茱萸各6克。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本方中人参、山药、杜仲补肾气以固命门;山茱萸、枸杞子补肾填精而生血;当归、熟地养血益阴;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肾益气,养血调经之效。 若月经量少者,酌加紫河车、肉苁蓉、丹参各9克养精血以行经;带下量多者,酌加鹿角霜、金樱子、芡实各9克固涩止带;若月经错后过久者,酌加肉桂、牛膝各9克以温经活血,引血下行。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龟鹿补肾丸、锁阳固精丸 二、血虚型 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皮肤不润,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方药:人参养荣汤(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肉桂、黄芪各12克,白芍20克、熟地、五味子、茯苓各9克,远志6克,生姜5片,大枣4个。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本方是四君子汤加陈皮行气之品,四物汤去川芎行血之药,可见它补气补血的功效比八珍汤还好。同时,五味子配合参、芪敛汗、固表以强外,远志化痰安神以安里,外强里安,利于气血两生。 若月经过少者,去五味子,酌加丹参、鸡血藤各9克;若经行小腹隐隐作痛者,加阿胶10克、香附12克。 中成药:人参养荣丸、乌鸡白凤丸、十全大补丸、八珍益母丸 三、血寒型 (一)虚寒证 主要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喜热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面色眦白,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方药:大营煎(当归、党参各15克,熟地20克,枸杞子、炙甘草、杜仲、肉桂、小茴香、香附各9克,怀牛膝6克。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本方中肉桂、小茴香、香附温经扶阳,通行血脉;熟地、当归、枸杞子、杜仲补肾填精养血;牛膝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全方共奏温经扶阳,养血调经之效。党参补气。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龟鹿补肾丸、锁阳固精丸 (二)实寒证 主要症状:经期错后,量少,经色紫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黯,苔白,脉沉紧或沉迟。 方药:温经汤(党参、吴茱萸、桂枝各15克,当归、川芎、白芍各12克,莪术、阿胶、丹皮各9克,炙甘草、川牛膝各6克,生姜5片,大枣4个。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本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脉调经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党参甘温补气,阿胶养血补血;莪术、丹皮、牛膝活血祛瘀,助当归、川芎通行血滞;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温经散寒,活血调经之效。 若经行腹痛者,加小茴香、香附、延胡索各9克以散寒滞止痛;月经过少者,酌加丹参、益母草、鸡血藤各9克养血活血调经。 中成药:温经颗粒 四、气滞型 症状:经期错后,量少,经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胸闷不舒,舌象正常,脉弦。 方药:乌药汤(乌药7克,香附、木香、鸡血藤、丹参、柴胡各9克,当归、川芎、郁金各12克,炙甘草3克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本方中乌药理气行滞,香附、川芎、郁金、柴胡舒肝理气调经,木香行气止痛,当归、鸡血藤、丹参活血行滞调经,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行气活血调经之效。 中成药:调经丸、调经补血丸、调经养血丸、调经活血胶囊 五、痰湿型 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粘,头晕体胖,心悸气短,脘闷恶心,带下量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方药:芎归二陈汤(陈皮、半夏、砂仁、枳壳、川芎、当归各9克,茯苓、白术、苍术各12克,炙甘草6克、生姜5片。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本方中半夏、陈皮、苍术、甘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茯苓、白术、生姜渗湿化痰;当归、川芎、枳壳养血活血、行气化痰。全方使痰湿除,经脉无阻,其经自调。 中成药:二陈丸加八珍益母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xgls/6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胃病提醒嗳气打嗝反胃,属胃气上逆,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