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气健脾第一方,浅谈中药四君子
身边总有朋友抱怨说自己脾不好,气血不充足,需要调养滋补!健脾补气,确实是很多人都需要做的功课。资深老中医刘文峰,用四君子汤健脾补气,加减运用得可谓是出神入化!具体是怎么用的呢?且和小编一起来瞧瞧吧! 健脾补气的基础方为四君子汤 化裁方: 异功散:四君子汤加陈皮,治脾虚呕吐、食少。 七味白术散:四君子汤加木香、藿香、葛根,治脾虚肌热、泄泻。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治脾虚呕吐、咳嗽痰多。 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治脾虚兼食、痰、气滞,食少、呕吐、胀满等。 楂曲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治脾虚食后困倦、思睡。 黄连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黄连,治脾胃虚弱,饥而不能食。 连萸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黄连、吴茱萸,治胃虚夹热嘈杂,进食少止,止而复作的火热作酸。 柴芍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柴胡、白芍、当归,治肝郁脾虚之腹痛、胃痛或妇人痛经。 健脾补气法,包括益气升阳法(脾气下陷)、益气固表法(气虚自汗)、益气摄血法(气虚出血)、益气养血法(气血双亏、贫血)、益气健脾止泻法(脾虚腹泻)、益气固表利水法(表虚风水)等。 1.益气升阳法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身热、有汗、渴喜热饮、恶寒、气短、自汗、脱肛、内脏下垂等;此系脾胃气虚,陷而不升,则阳气内郁故身热;此方补脾升阳,使脾气充而清阳复位,阳气复位则不郁,故身热解,此甘温除大热之理矣。 补中升陷汤:益气升陷,治内脏下垂。 升阳汤:益气升阳止泻。 2.益气固表法 玉屏风散:益气实表止汗,益气实表御邪,主治气虚倦怠、汗出、易感冒。 牡蛎散:益气固表,潜阳敛汗,也可实表御邪,主治气虚多汗证。 3.益气摄血法 加味举元煎:益气升阳摄血,主治气虚不摄,月经量多,过期不止,色淡清稀,小腹空坠等证。 4.益气养血法 八珍汤: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 黄芪当归补血汤:功效主治同上。 化裁方: 加味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加人参、白术、穿山甲、通草、甘草,炖猪蹄服,主治产后气血不足之乳少症。 加减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加三七、桑叶,主治年老血崩。 固本止崩汤:八珍汤加人参、白术、炮姜、熟地黄,主治崩漏、血流不止、色淡。 四妙汤:八珍汤加丹参、金银花,主治疮疡溃后余毒未尽、久不收口,有补气养血、生肌解毒、托里排脓的作用。 圣愈汤:四物加党参、黄芪,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 十全大补汤:八珍加黄芪、肉桂,治证同上。 归脾汤:四君加黄芪、龙眼肉、远志、生姜、当归、木香、大枣、酸枣仁,健脾养心安神,治心脾两虚证。 5.益气健脾止泻法 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本方加黄连、肉桂、炮姜、白芍、木香,治慢性肠炎比原方效果更好。 6.益气固表利水法 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实脾利水,主治风水。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中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何为多汗、额头出汗、手脚出汗、半身出汗中医:活血化瘀就用这三种中药,建议收藏中医:找准止汗穴,再也不用担心流汗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uyua.com/wzypzff/8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必读经典总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